谦希快讯网谦希快讯网

还没上牌桌,小米还有机会吗?

文|金融街老李

近期,还没小米汽车消息频传。上牌

先是米还我的升级空间小米社招官网开放了增程系统设计开发师、燃油系统工程师等一系列增程式技术路线的有机职位。意味着小米汽车或将布局增程式产品,还没和理想、上牌问界一样,米还走向“纯电动 + 增程式”两翼齐飞的有机发展模式。

与此同时,还没小米汽车官方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;小米汽车工厂卫星图曝光。上牌明年即将发布首款车型的米还小米汽车,似乎进入传播预热准备阶段。有机

不过这些消息完全被同期华为、还没问界盖过风头。上牌这也映衬外界对小米汽车前景的米还担忧。今年业内的共识是,造车窗口正在关闭,市场进入白热化混战,没上牌桌的小米还有机会吗?

老李认为,小米汽车一定会成功,只是它的前景到底有多大,还存在不确定性。今天老李来和大家聊聊,为何说小米抓住了最后的窗口?小米汽车的“金钥匙”是什么?为何未知决定未来?

最后的窗口

任何行业都有固定的发展规律,新能源汽车也是一样,按照制造业的我的升级空间发展规律,在行业成长的末期,大玩家依然拥有进入机会,这是小米汽车的窗口期,随着市场格局的变化,进入窗口会越来越小。

三年前,很多朋友都说中国是全世界新能源汽车最“卷”的地方,其中一个原因是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企业足够“多”,可以分为四大阵营,一是中国传统势力,以比亚迪、长城汽车为代表;二是外资新势力,以特斯拉为代表;三是中国新势力,以蔚小理为代表;四是外资传统车企,以大众和丰田为代表。在这个阶段,任何企业都有进入机会,且存在成功率。

前几年,由于政策等多重因素,大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格局还有颇多的讨论和争议,但随着补贴退出,经过市场化竞争,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已经从春秋时代走向了战国时代,在老李看来,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主要分为三个梯队:

第一梯队以比亚迪和特斯拉为代表,主要特征是年度产销量能突破 100 万辆,100 万的意义绝不是简单的数字,而是背后的体系。比亚迪是中国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龙头企业,在“研产供销服”各个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;特斯拉通过产品创新、制造创新、服务创新打造了自己的体系,保证了核心竞争力。

第二梯队包括蔚来、小鹏、理想等造车新势力以及传统车企中的吉利、长城等企业,这一梯队的典型特征是销量在 10 万-30 万辆,且发展路线多元,比如蔚来和小鹏都是走纯电动路线,理想走的是“增程混动 + 纯电动”路线,吉利汽车和长城汽车则是走插电混动路线,不同技术路线决定了销量潜力,增程混动和平价插电混动的销量潜力要远大于纯电动。

老李认为,第二梯队的企业发展速度决定了行业进入窗口期的宽度,一旦第二梯队的企业年销量突破 50 万辆,那么将来就有极大的可能突破 100 万辆。比亚迪、长城和吉利都经历过相同的过程,今年理想汽车销量有望突破 30 万辆,很有可能在三年内跻身 50 万辆的规模,如果吉利、长城等企业的插电混动与燃油车平价,那么这些企业也很有可能突破新能源汽车年销 50 万辆大关,进而进入第一梯队,第一梯队的企业越多,新进入者的机会越小。

第三梯队是年销量不足 10 万辆的合资品牌以及其它企业,老李在此不做过多介绍,对这些企业来说,跻身第二梯队是首要目标。

看到这里,大家会发现,其实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远远没有固化,可以说,未来五年,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会放缓,但是市场一定会呈现出多元化、差异化的发展态势,这对小米汽车来说是绝佳的进入机会,万事俱备,只欠东风,小米汽车的未来其实一直把握在小米手里。

“金钥匙”够用吗?

很多朋友在讨论小米汽车会不会有市场前景?这是一个开放的问题,很多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,但大多数人的答案都是肯定的,因为小米汽车是含着“金钥匙”出生的,小米集团的核心优势和资源都会在小米汽车有所体现。如果说市场格局赋予了小米汽车最后的进入机会,那么小米汽车的市场前景完全取决于小米。

我们先来看看小米汽车的“金钥匙”,首先是品牌文化,小米的品牌文化强调“为发烧而生”,注重用户体验和产品品质,这种品牌文化吸引了大量忠诚的粉丝,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,另外,由于小米建立了这样的品牌和用户基础,老李认为小米汽车很有可能在第一年就会突破 10 万订单大关。

其次是渠道优势,小米汽车的未来的销售模式类似华为和问界的模式,采用线上线下渠道结合的方式,小米的线上渠道在流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,而线下渠道的直营店和合作门店也会给小米汽车使用,这种渠道的优势有助于提高小米汽车品牌的知名度、流量和市场份额。

三是国际化优势,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出海已经是拉动销量的重要方式,国内新车转二手车销售海外,小米汽车的出海也只是时间问题,在国内车企苦于出海资源的时候,小米集团已经为小米汽车建立了先发优势,小米集团的国际化战略体系,已在全球多个地区设立了分公司和研发中心,这能推动小米汽车更好地了解当地市场需求,推出属地化的产品,考虑到企业发展节奏,国际化的优势在两三年后才能凸显。

小米集团的优势给小米汽车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,会在未来一定时间内助力小米汽车的发展,但我们回看任何造车新势力的发展,有竞争力的产品永远是市场的敲门砖。

我们以市场认可度较高的理想为例,理想能从 0 迈向 30 万辆主要依赖于产品,老李和大家分享下理想的产品优势:

一是定位清晰,L 系列的三款车分别针对不同细分市场的用户需求。

二是技术路线,理想汽车通过大容量电池组与大功率增程发电系统的动力组合,解决目前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焦虑问题。

三是感知设计,从外观到内饰,理想把用户感知做到了极高的水平。

四是性价比,通俗来说就是,跟我一样空间大的,没我便宜,跟我一样价格的,没我空间大。

小米生态中的很多产品也打造了上述类似的优势,包括手机、电视、笔记本电脑、智能家居产品等,通过精细的成本控制和高效的供应链管理,为消费者提供价格合理且性能良好的产品,但老李想说的是,汽车和其它产品差异性较大,产品技术难度更高,小米汽车要达到上面的优势,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
在外人看来,老李也是含着“金钥匙”的创业者,根据老李的体会,在任何行业,决定创业能否成功的,往往是“金钥匙”之外的因素,小米汽车也非例外。

未知决定未来

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,小米汽车能有多大的前景,这是定性的问题,换种问法则是,小米汽车能达到多少年销量,能在市场里扮演什么样的角色?老李尽可能给大家一个定量的答案。

以小米汽车目前的产品信息和“金钥匙”,老李认为在前两年做到 10 万级的销量进入第二梯队并非难事,在这个过程中,决定小米销量的最重要因素是产品,这包含了老李在上面提到的四个重要因素。

根据老李获取的信息,小米汽车在产品定位和设计方面的表现完全能及格,但在老李看来,也绝对没有惊艳,因此,四个因素只剩下定价这个决定性因素。

坦率地讲,小米品牌给大家的印象一直是性价比,性价比并不意味着价格低,理想汽车的平均单价超过 30 万,绝对数字不低,但性价比很高,某自主品牌小型电动车定价十几万,绝对数字不高,但性价比很低。在其它方面并不是很出色的前提下,小米汽车前三款车型的定价很可能决定小米汽车未来三年的走势。

当销量突破 20 万甚至 30 万,决定企业发展走向的关键因素则从产品转变成了体系能力,所谓的体系能力包括“研产供销服”各个方面,另外还包括组织能力等等。

在以上这些环节中,销售和服务是小米汽车的“金钥匙”,研发体系经过三年的建设已经具备了不错的能力,实际上,和当前众多新势力遇到的问题一样,小米汽车的短板在生产和供应两个环节。

很多朋友问,为何同为造车新势力,特斯拉没有遇到这些问题?这是一种错觉,特斯拉在上海超级工厂成立之前,也面临产能问题,但特斯拉高效率的产能建设与市场订单几乎做到了无缝衔接。

目前绝大多数新势力都没有年交付 50 万辆的产能,小米汽车未来同样面临这些问题,是并购燃油车产能还是自建产能,这些都是摆在小米汽车下一阶段的问题。

此外,从供应链的角度看,交付量的大涨对上游电池等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也存在较大挑战,虽然当前电池产能“过剩”,但“过剩”并不意味着能如期交付。只有解决了产能和供应问题,小米汽车才有可能突破 30 万大关,突破 50 万大关,迈向新的台阶,目前的理想汽车就处在这个阶段。

对小米汽车来说,这些都是未知的,但也是这些未知,决定了小米汽车能走多远,这是留给顶层的话题。

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:autocarweekly (ID:autocarweekly)

广告声明: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(包括不限于超链接、二维码、口令等形式),用于传递更多信息,节省甄选时间,结果仅供参考,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。

赞(81)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>谦希快讯网 » 还没上牌桌,小米还有机会吗?